最近朋友圈总刷到「地球要完蛋」的消息,尤其是说2050年要进入大灭绝。咱们先别慌,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看——毕竟连超市囤卫生纸的大妈们,都比某些自媒体靠谱。
先说个冷知识:地球平均每6200万年就会经历一次大灭绝,这规律比北京地铁早高峰还准时。不过最近「第六次生物大灭绝」的说法特别火,主要因为三件事:
预言版本 | 时间点 | 科学依据 | 现状 |
玛雅末日说 | 2012 | 历法周期结束 | 日历卖脱销后成段子 |
霍金预言 | 2035 | 环境恶化推论 | 本人原话被曲解 |
超级计算机预测 | 2040-2050 | 生物多样性模型 | 学术争议较大 |
华盛顿大学那两位教授说地球开始「死亡倒计时」,这个说法其实被媒体放大了。他们原书里写的是「地球最终会被太阳吞噬」,但重点在75亿年这个天文尺度,结果被标题党截取成「地球要完」。
真正让学界炸锅的是法国气候学家去年发布的模型:如果全球升温突破2.3℃,可能触发多米诺骨牌式的物种灭绝。不过这个研究用了人工智能模拟,连作者本人都说误差可能在±20年。
联合国环境署最新报告显示:
但这些数据指向的是生态系统衰退,和科幻片里「全人类瞬间消失」完全两码事。
上个月参加学术论坛,听到个有意思的比喻:「地球就像个得了慢性病的老人,有人却拿着CT片喊『明天就要死』」。有三件事特别值得注意:
记得去年去云南观鸟,向导说褐马鸡数量十年涨了3倍。这提醒我们:局部改善和整体恶化可能同时存在,就像北京雾霾天变少,但臭氧污染又冒头。
与其操心75亿年后的事,不如看看眼前能做的:
上周在小区看到垃圾分类站排长队,突然觉得挺魔幻——我们一边担心地球要完,一边又认真做着这些小事。或许这就是人类最矛盾也最可爱的地方吧。
上周五晚上,我和死党老张窝在沙发里找联机游戏时,手机…
《永劫无间》游戏攻略:背包管理、登录设备、任务管理及人际关系全解析
大家好,欢迎来到今天的分享环节。今天我将为大家深入探…
《热血江湖手游》中,弓手作为高爆发、高机动的远程职业…
我们将深入探讨与《绝地求生》相关的多个方面,包括游戏…
一、新手必学的三个生存技巧记得我第一次玩《撞车嘉年华…
《逆水寒》侠义系统全解析:结义流程、商店位置及侠义点获取攻略
各位玩家朋友们,大家好!在《逆水寒》这款游戏中,侠义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