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绝对想不到——我上个月在恭王府后墙根儿捡到块玉佩,往脖子上一挂,睁眼就看见个穿补服的官员冲我喊:"新来的苏拉发什么呆?赶紧把廊下的铜鹤擦干净!"
跟着老太监穿过神武门时,我后脖颈的汗毛都竖起来了。阳光斜斜打在太和殿的金砖上,飞檐走兽的影子活像要扑下来。正琢磨着脊兽数量,背后突然传来尖细的嗓音:"数明白了?乾清宫檐角几个蹲兽?"
那天掌事嬷嬷递给我个缠枝莲纹漆盒,里头躺着块碎成三瓣的羊脂玉禁步。要在三天内查出是哪个宫里流出来的,还得找到修补用的天山玉胶。您猜怎么着?我在碎片内侧发现了半枚指甲盖大小的满文印记——正是《清史稿》里记载的慎刑司暗记。
趁着每月休沐日,我总爱揣着铜钱溜出东华门。前门大街的喧嚣可比宫里有意思多了:戴瓜皮帽的掌柜打着算盘,卖艾窝窝的小贩吆喝带着儿化音,穿马褂的八旗子弟架着鹞鹰招摇过市。
必体验项目 | 隐藏剧情触发点 |
茶馆听《三侠五义》评书 | 给说书人续茶能解锁江湖线 |
琉璃厂淘旧书 | 找到带朱批的殿试卷可开启科举副本 |
八大胡同猜灯谜 | 连续答对五题能见到微服的纪晓岚 |
记得是个飘着槐花香的午后,我在大栅栏当铺撞见个穷书生典当祖传砚台。他腰间晃着的双鱼玉佩,跟我穿越时捡到的竟是一对儿!跟着他七拐八绕进了南城会馆,墙上的《京师全图》突然开始闪烁——原来每个胡同名都对应着《皇舆全览图》的密语坐标。
当我顶着"张廷玉远房侄孙"的身份坐进顺天贡院时,才知道什么叫"三根蜡烛熬九天"。隔壁号舍的老举人已经开始磨墨,空气里弥漫着油布卷的霉味。最要命的是,我必须在戌时前写完策论,并找到藏在《四书章句集注》里的调包密信。
当我用满汉双语写完屯田策走出贡院时,夕阳正把琉璃塔染成琥珀色。街角卖芸豆卷的老头忽然摘下毡帽——居然是粘杆处的密探!他袖中滑出的翡翠扳指,正是开启地安门外秘密据点的信物。
在正阳门城楼亲历乾隆爷南巡的那天,我怀里揣着刚从俄罗斯商队换来的燧发枪图纸。护城河边的柳絮像落雪般飘着,远处传来九门提督调动骁骑营的马蹄声。我知道,接下来三个月要完成:
那天在理藩院档案库里,我无意间翻到用拉丁文标注的《尼布楚条约》副本。羊皮纸边缘的墨渍,竟拼凑出传教士埋在西直门外的星图铜盘位置。当我在暴雨夜挖出那个带着哥特花纹的铜器时,闪电恰好照亮了盘面的六十四卦图。
您要是觉得宫里娘娘们天天就戴点东珠翡翠,那可小瞧了她们的时尚智慧。光是慈禧太后过寿时,我就见过:
最绝的是那次跟着御膳房采办去通州,发现运河码头藏着家专卖"复古菜"的酒楼。掌柜的见我盯着"镶银芽"发愣,悄悄递来本《养吉斋丛录》——原来这道把火腿塞进豆芽的功夫菜,藏着前明御厨的藏宝诗。
暮色染红景山上的万春亭时,我常坐在御花园的太湖石上啃豌豆黄。东六宫飞出的纸鸢带着奇怪的摩斯密码,神武门卫兵换岗的路线暗合二十八星宿,就连乌鸦落在奉先殿的角度都像是某种古老卦象。护城河的冰面开始开裂,柳条抽出新芽,我知道又要准备应对清明祭祖大典的新谜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