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凌晨三点,我又被电脑杠上开花气得摔了鼠标。看着屏幕上「您已连续输掉20局」的提示,突然想起十年前在老家,爷爷用烟盒教我认麻将牌的那个午后。单机麻将这个老伙计啊,真是让人又爱又恨。今天我就把压箱底的实战心得掏出来,咱们边喝茶边唠。
和真人打牌不同,电脑对手就像戴着京剧脸谱——看着热闹,其实套路深着呢。我发现这「铁疙瘩」有三个怪毛病:
上个月我盯着屏幕看破了三包瓜子,终于摸清电脑的出牌规律。记住这个「三看」口诀:
看弃牌 | 电脑连续弃同花色牌,八成在做大牌 |
看摸牌 | 摸牌就打的往往是听牌前兆 |
看迟疑 | 出牌前停顿超过2秒,绝对捏着危险牌 |
有次在咖啡馆看到隔壁大爷用水果刀削苹果,突然悟出了这套刀法:
上周靠这招,我在前3巡就听牌,气得电脑的「理牌动画」都卡顿了。
这时候牌桌上大概还剩40张牌,记住这个「危险系数表」:
危险等级 | 常见牌型 |
★★★★★ | 1/9、字牌(特别是场风) |
★★★ | 中间张的边张(如3万配5万时的4万) |
当牌墙剩下不到15张时,我有个「三不原则」:
有次我死守这个原则,硬是把电脑的国士无双逼成了流局。
上周三那场惨败后,我研究出对付电脑的「障眼法」:
昨儿试了这些招数,成功让电脑把做了一半的混一色拆得七零八落。
这个手写笔记陪了我五年,边角都磨得起毛了:
牌型 | 出现征兆 |
七对子 | 电脑连续保留单张字牌 |
全带幺 | 频繁弃中间张 |
上个月就是靠这个本子,提前识破电脑的十三幺,及时扣住了最后一张东风。
窗外的麻雀又在啄食我撒的米粒,就像电脑总想啄走我的筹码。关掉游戏前,我又开了一局——这次,我盯着电脑角色转来转去的眼珠子,突然觉得它也没那么可怕了。